美人鱼酒庄
作者:品酒网 发布时间:2014-08-12
美人鱼酒庄 - 历史简介
同众多法国知名酒庄一样,美人鱼酒庄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酒庄,最早可追溯至1330年。两个世纪后的1552年,该酒庄以1,000英镑的价格卖给了皮埃尔•罗姆(Pierre L'Homme)。在出售文书上,它已标明为是一个葡萄园。1685年,酒庄转入一个名叫皮埃尔•卓纳德(Pierre Drouillard)的波尔多商人手中,由此酒庄开始了卓纳德(Drouillard)家族和靓茨(Lynch)家族的管理时代。
皮埃尔•卓纳德接手酒庄后,经过多年的投资和辛苦经营,美人鱼酒庄成为梅多克区最漂亮、最宏大的酒庄。1708年,皮埃尔逝世后,留下了一个出产“杰出且极具价值的葡萄酒”的酒庄。经过数年的产权争斗,到1740年,酒庄由托马斯•米歇尔•靓茨(Thomas-Michel Lynch)的妻子伊丽莎白•卓纳德(Elizabeth Drouillard)获得。1783年,酒庄传给了她的儿子让-巴提斯特•靓茨(Jean-Baptiste Lynch),让•巴提斯特曾在1809至1815年间出任波尔多市的市长。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,酒庄曾被没收充公。
1841年,让•巴提斯特的继承人将酒庄卖给托马斯•戴利奇•威布鲁克(Thomas Diedrich Wiebroock)。1847年,当时的酒庄庄主之一巴黎大银行家佩斯卡托伯爵(Count of Pescatore)为了迎接乌婕妮皇后的光临,对酒庄进行了重新修缮,许多建筑得以保留至今。1855年,威布鲁克见证了美人鱼酒庄获评三级庄。1863年,纳撒尼尔•约翰斯顿三世(Nathaniel Johnston III)接手美人鱼酒庄,酒庄由此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期(1863~1920年)。在1855年的分级制中,美人鱼葡萄酒庄名列梅多克产区(Medoc)三级酒庄(Troisie mes Crus),那时酒庄的主人是Count de Pescatore。不过由于庄主不够重视品质,酒庄开始走下坡路。在主人代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,美人鱼酒庄的地位不断下滑,直到二战后Nicolas Tari买下酒庄。他先重建了酒庄,兴建了一个至今仍令人为之惊叹的人工湖,然后开始对葡萄园进行分类,重新给酒窖配备。然而几十年后,Tari发现自己仍陷入资金困难的局面,于是求助于荷兰商人Eric Albada Jelgersma。后来Tari身陷囹圄,酒庄全权由Eric Albada Jelgersma掌管,他投资改革了庄园与酒窖,增加了酒庄的资产。时至今日,酒庄已完全为Eric Albada Jelgersma及其家族所有,酒庄的红酒品质也在慢慢提高,大有回复几世纪前的往日风采之势。
1870年,纳撒尼尔•约翰斯顿三世去世后,他四儿子,时任国会议员兼吉伦区参议员的纳撒尼尔四世(Nathaniel IV),继承了酒庄。他在大学时代,就已经拥有了圣朱利安(Saint Julien)的宝嘉隆酒庄(Chateau Ducru Beaucaillou)以及圣埃斯泰夫(Saint Estephe)的飞龙世家酒庄(Chateau Phelan Segur)。纳撒尼尔四世与当时主要的经济和政治界人物联系密切,因此他成为美人鱼酒庄葡萄酒最杰出的宣传大使。他请了专人管理酒庄,自己则负责销售。19世纪80年代时,纳撒尼尔四世在他人的协助下在该酒庄内成功研制出著名的“波尔多混合(Bordeaux Mixture)”,并创造出第一套机械喷雾器。之后随着纳撒尼尔四世的离世以及接下来的世界大战,经济低迷,酒庄的继承人最终决定变卖酒庄,此后美人鱼酒庄经历了四十载的风雨飘摇。直到1978年9月,酒庄被菲利斯•查特利尔父子公司(Felix Chatellier & Sons)收购。菲利斯•查特利尔父子接手酒庄后,立刻进行实质性的投资,将酒庄翻新,重组了葡萄园,增设酿酒设备,酒庄渐获新生,迎来了它的复兴和现代化时期(1978~1989年)。1988年,一家名为马里兰汽车保险协会(MAIF)的保险公司入主美人鱼酒庄。作为葡萄酒界泰斗的安德烈•勒顿(Andre Lurton)接管该保险公司42%的股权,在掌管董事会12年之后,安德烈•勒顿先生退居幕后,将重担转交给他的女儿克里斯廷•勒顿•蔡斯(Christine Lurton de Caix)。
美人鱼酒庄 - 产区资料
玛歌(Margaux)
玛歌(Margaux)位于梅多克(Medoc)南部,是梅多克六大产区中最大的一个,葡萄种植总面积达1,300公顷。无论是一级名庄还是五级名庄,抑或是中级庄和普通AOC酒庄,所有等级的葡萄园在这里都可以找到。早在17世纪,产区内的玛歌酒庄就被列为享誉葡萄酒界的一级酒庄,比1855年的分级早了2个世纪。玛歌葡萄酒是法国国宴指定用酒,胡锦涛主席出访法国时曾到过此处,当时用来款待他的就是1982年的玛歌酒。有些人认为优质的葡萄只能种植在海拔100到300米之间的地区,然而玛歌的海拔高度很低,仅仅只有15米,却能生产世界级好酒,这主要归功于产区独特的自然风土。玛歌的风土以第四纪河流阶地沉积为主,这些沉积覆盖在以石灰岩为主的第三纪沉积的基底上。厚达几米的砂砾层,主要是由大小不同的砾石和的鹅卵石组成,黏土稀薄。这种看似贫瘠的土壤,却让葡萄深深扎根地下汲取营养,也正是因为这样,这里才与众不同。
玛歌产区的葡萄树植根于深层土壤,出产的葡萄酒极为优雅芳香,单宁含量丰富且柔和细腻,令人联想到女性的温柔。酒香极富变化:年轻时醇香可口,随着时间的推移,口感变得无比的精致、柔顺。这片土地产出的葡萄酒像一个无与伦比的香味调色盘,呈现出一个酒庄到另一个酒庄的独一无二的香气,高贵雅致,优雅芬芳。玛歌酒有力度但不浓烈,喝起来舒服而不易醉,入口后纯净清凉,是一种适合心平气和地品尝和体验的酒。有人形容玛歌葡萄酒像优美婉转的绝妙女唱或余音绕梁的音乐体会,也有人形容它为“皇室贵妇”。
玛歌产区的典范酒庄当属玛歌酒庄(Chateau Margaux)。如果说拉图是梅多克产区的“酒王”,那么玛歌酒庄应该就是“酒后”。美国的第一位驻法大使托马斯•杰斐逊非常喜欢玛歌酒庄葡萄酒。1787年,他在波尔多旅行时,将玛歌酒庄列为包括拉菲、拉图和侯伯王在内的四大名庄之首。据说,文学家海明威希望能将孙女养得如同玛歌葡萄酒般充满女性魅力,因此将她取名为“Margaux”,后来这个女孩真的成为了一位电影明星。玛歌产区的另一代表是宝玛堡(Chateau Palmer)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,玛歌酒庄正处于低潮期,宝玛堡葡萄酒便是当时产区最好的酒。休•约翰逊认为宝玛堡是“超级二等顶级”,可媲美一等顶级的酒庄。该产区的名庄力士金,是梅多克区最大的酒庄之一,拥有的40多个葡萄园。当然,该产区的布莱恩酒庄(Chateau Brane-Cantenac)、杜霍酒庄(Chateau Durfort-Vivens)、露仙歌酒庄(Chateau Rauzan-Gassies)、鲁臣世家酒庄(Chateau Rauzan-Segla)也声名赫赫,各有千秋。
美人鱼酒庄 - 葡萄酒特点